發表日期:2017/8/25 15:50:12 文章編輯:艾特科技網絡 瀏覽次數:2 標簽:行業資訊
很多企業在選擇MES系統實施的時候不知道無法選擇,或者盲目的上線,導致后來閑置,這是目前很多企業在MES系統實施中普遍存在的現象,從目前MES系統的實施,總結得出的六大難點問題,做出了如下分析。
在企業實施MES的往往是兩類不同知識結構的人才來進行,一種是傳統的IT人員,另外一種是工控人員(或設備管理員),由于MES是一個專業交叉很強的綜合項目,這兩類人員因為在知識結構上差異(IT人員不熟悉與設備、控制等,而工控人員不熟悉IT),因此無論由誰來主導在MES項目實施前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,即便有的企業在實施MES的過程中將這兩類人才整合為一個項目組,但如果雙方缺乏合理的溝通機制,在理解上往往會出現偏差。
很多企業實施MES的動力來源于前期信息化項目,尤其是ERP項目實施應用到一定的程度,應用還比較好的客戶,在ERP深化應用的過程中,發現僅靠ERP系統并不能很好的解決生產管理的問題(如信息及時反饋、質量管理、高級計劃排程等等)。希望通過MES的實施能解決之前過程中的問題,因此前期ERP等項目應用中的矛盾問題就浮出水面,對IT人員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此外,MES的定位是制造執行系統,不少人認為是抓住了“救命稻草”,寄希望通過MES能解決所有涉及生產管理的問題。
因為MES的實施必然會涉及制造企業最核心的業務——生產,而且個性化非常強,因此企業在實施MES的時候慎之又慎,往往會采取保守策略,畢竟生產線是經不起折騰的。
MES的定義有7個標準模塊,這么一個系統龐大,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?先實施那塊,后實施那塊?實施的前提是什么?是非常復雜的。
同時MES在功能的描述上很多與ERP一樣,在功能上也存在一定的重疊、交叉,那么真正的內涵、外延如何?之間的邊界如何界定?如果沒有對ERP和MES有深入的研究,是很難界定的。
此外,各MES解決供應商因為進入該領域的背景不同,其關注點也不相同,今天這個強調接口、明天那個強調質量、后天又冒出一個平臺、架構(SOA)…這些好像企業都需求,但如何選擇到能真正適合自己的,給企業選型決策帶來了困難。
產生以上現狀的本質原因就在于——需求,企業對自身MES需求的理解。如果企業對需求有比較清晰的理解,上面的問題也就不成為問題。
如何能成功實施MES?這是眾多制造企業MES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,最為關注的問題。因為MES系統屬于車間級的大型集成信息化建設項目,成功實施MES系統,是制造企業獲取信息化建設投資回饋的首要環節。
那么制造企業如何能成功實施MES呢?
根據我們自身在MES系統開發、實施、維護等服務項目中,總結了大量的經驗,我們認為,想要成功實施MES系統,首先要在實施MES系統前做好準備工作:
即要弄清楚企業為什么要實施MES系統,MES系統能夠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效益。不能因為大家都在上MES就盲目跟風。
業務部門的觀念要樹立,明確MES系統的業務更快范圍、業務管理功能,MES系統能夠實現哪種程度的信息化管控。不能直接照搬別人的成功案例,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。
技術人員要加強對企業業務的理解,通過MES系統技術實現MES系統業務管理功能,基礎數據整理是關鍵。
MES系統運行管理,需要以充足且準確的業務數據為基礎。尤其是BOM數據,精確度必須達到99%以上。另外還有工位、工序、指導文件、定額等制造數據也必須準確。
MES系統集成接口要分清楚MES系統上下游的接口和業務流程。MES系統是執行上層計劃,不是去改變上層計劃。
在MES系統實施的過程中,由于MES系統中不同功能模塊是根據不同業務部的管理需求開發、實施的,各業務部門站得角度不一樣,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阻力,特別是觸及到部門利益的時候,就會產生分歧與抵觸。因此,MES系統要項目要站在企業角度而不是某個部門的角度考慮問題,協調解決各方面的業務管理問題,從而成功實施MES系統。
MES系統的實施能夠有效地優化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,強化過程管理和控制,實現對每個生產環節的實時監控,通過與其他生產系統的有機結合,實現了數據共享,增強了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,提供了工作效率。
MES系統使更多的企業實現了信息化管理,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,MES系統可以有效地縮短制造周期,減少了生產數據輸入的時間,減少或消除生產作業轉換中的文書工作,改進了產品質量,降低了次品率。